十二五”时期,金融行业改革开放取得新进展,利率和汇率市场化改革向纵深迈进,民间资本进入银行业已基本常态化,保险机构创新服务能力和风险内控能力大幅提升,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建设持续推进,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和效率不断提升——
“十二五”是我国金融业发展极不平凡的5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在一行三会等有关部委的具体指导下,金融业深化改革、扩大对外开放,服务实体经济的效率不断提高,支持结构调整的力度进一步加大,风险防范和化解的体制机制进一步健全。
推进利率汇率市场化改革
“十二五”期间,我国利率和汇率市场化改革持续推进,并在2015年迈出关键性一步。近20年来,从放开货币市场利率管制开始,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渐进式推进,2013年放开贷款利率,2015年10月24日起放开存款利率上限,由此,利率管制基本取消,利率市场化改革取得历史性进展。同时,人民币汇率弹性不断增强,2012年扩大至上下1%,2014年3月扩大至上下2%。去年8月11日,中国人民银行完善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报价,人民币汇率浮动区间拓宽,市场化程度提高。中国人民银行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会继续朝着市场化方向迈进,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供求在汇率形成机制中的决定性作用,促进国际收支平衡。
民营银行获批设立是“十二五”期间银行业改革的一大亮点。随着民营银行、融资担保和金融租赁等行业改革发展的指导意见相继出台,民间资本进入银行业已基本常态化。截至目前,已开业5家民营银行、7家民营金融租赁公司、33家民营企业集团财务公司和2家民营消费金融公司。各民营银行专注于目前金融服务的薄弱环节,探索创新差异化、特色化经营模式,拓展了金融服务的覆盖面。
同时,政策性银行、大型银行和邮储银行机构改革也全面推开。2014年12月、2015年3月,国务院先后批复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改革实施总体方案、国家开发银行深化改革方案和中国进出口银行改革实施总体方案;2015年6月,交通银行(5.080, -0.08, -1.55%)深化改革方案获国务院批准同意,包括优化股权结构、完善公司治理、深化内部改革等内容;邮储银行深化股份制改革取得阶段性进展;农村信用社县市统一法人改造基本完成。
保险业也迎来市场化改革的春天。人身保险领域在2013年8月至2015年9月先后完成了“普通型、万能型、分红型”三步走的改革路径,全面实现了人身险费率市场化改革。将前端产品定价权交还保险公司,后端准备金评估利率由监管部门根据“一揽子资产”的收益率和长期国债到期收益率等因素综合确定,通过后端影响和调控前端合理定价,有效管控了经营风险。财产保险领域里酝酿已久的新商业车险费率改革也于2015年6月1日正式启动,此项改革意在建立一个市场化的条款费率形成机制,让商业车险费率水平与风险更加匹配。
除此之外,“十二五”期间,我国资本市场在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期货期权品种推陈出新等方面均有新突破。“注册制改革实施后,监管部门不再对发行人背书,企业业绩、价值以及未来的发展前景,交由投资者判断和选择。”中国证监会市场部主任霍达表示,这需要加强事中事后监管,通过监管制度的安排和严格执法,保障发行人履行诚信责任,中介机构履行把关责任。
强化对中小企业金融支持
海航冷链是国内首家新三板挂牌的冷链物流企业,2015年1月在新三板挂牌后,不到半年时间就融资17亿元,“补血”后的海航冷链随即开展上下游布局。
场外市场为中小微企业融资降“甘霖”,受益的不止海航冷链一家。截至2015年底,新三板市场挂牌企业已达5129家,总市值达24584.42亿元。以新三板、区域性股权市场为代表的场外市场,与场内市场构成多层次资本市场,为支持实体经济尤其是广大中小企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作为服务实体经济的主力军,银行“功不可没”。“十二五”期间,银行业扩大网点覆盖面,强化对小微企业、“三农”和特殊群体的金融支持力度,让银行业改革发展成果惠及更广大城乡居民。“十二五”末,银行业境内机构网点达22万个,并以物理网点为支撑,持续加深互联网等新技术的应用,银行业服务网络基本实现城乡全覆盖,金融服务的便捷性、及时性和可获得性大为提高。截至2015年末,银行业各项贷款余额98.1万亿元,比2010年末增长95%。其中,涉农贷款(不含票据融资)余额26.4万亿元,小微企业贷款余额23.5万亿元。
在战略性新兴产业、保障性安居工程等重点领域,银行业不断加大信贷支持力度。截至2015年末,银行业基础设施行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保障性安居工程贷款同比分别增长9.4%、8.8%、58.8%。
具有长期投资能力这一独特优势的保险资金,在近几年对接实体经济的过程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十二五”期间,保险资金运用监管政策连续出台,进一步放宽保险资金投资范围和比例限制,不断“松绑”,积极参与国民经济建设。截至2015年底,保险机构累计发起设立各类债权、股权和项目资产支持计划499项,合计备案注册规模1.3万亿元,有力地支持了实体经济建设。
另外,信用保证保险得到大力发展,各地积极推广“政银保”模式,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以2015年数据为例,全年贷款保证保险支持小微企业及个人获得融资金额1015.6亿元,其中,有25个省区市开展小额贷款保证保险试点,共支持12.3万家小微企业获得银行融资贷款188.6亿元。
互联网非公开股权融资平台的发展,有效补充了传统金融体系在服务小微企业方面的局限,拓展了创业创新投融资新渠道。据零壹研究院数据中心统计显示,截至2015年底,互联网非公开股权融资平台有185家,仅2015年我国互联网非公开股权融资筹款金额就在45亿元左右。
为“走出去”企业保驾护航
跨海而建的港珠澳大桥,通过银团贷款模式,中行广东省分行牵头多家银行业金融机构为其提供了294亿元的总授信额度。以“一带一路”沿线重大项目作为突破口,我国银行业不断加大对“一带一路”战略的金融支持力度,并为“走出去”的企业保驾护航。
“一带一路”建设是我国主动应对全球经济形势变化、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近年来,我国银行业不断丰富海外产品和服务,为“走出去”企业境外投资提供流动资金贷款、银团贷款、出口信贷等多种信贷支持。目前,我国银行业支持“一带一路”沿线项目范围已覆盖铁路、公路、机场、通信等重点行业和领域。
与此同时,我国银行业海外网络不断完善,截至2015年9月末,中资银行已在55个国家和地区设立1200多家分支机构。伴随银行业“走出去”的步伐,“引进来”也有所突破。截至2015年9月末,共有52个国家和地区的银行在华设立了40家外资法人机构、109家外国银行分行和174家代表处。
为“走出去”企业保驾护航的不乏保险机构的身影。2014年8月出台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更是提出,要加大保险业支持企业“走出去”的力度,着力发挥出口信用保险促进外贸稳定增长和转型升级的作用。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底,我国出口信用保险规模不断扩大,共为6.3万家出口企业提供了4540.2亿美元的风险保障。同时,建立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保险补偿机制,为我国装备制造企业提供风险保障164亿元。
此外,“沪港通”开闸、“深港通”含苞待放、QFII、RQFII不断扩大,A股纳入富时过渡指数等一系列尝试和探索,也在助力我国资本市场逐渐跟上国际市场“节拍”。
“沪港通的顺利开通和平稳运行,促进了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上交所理事长桂敏杰明确表示,截至去年11月16日,“沪港通”运行一年,累计交易金额2.13万亿元人民币。其中,“沪股通”累计使用总额度1207.06亿元人民币,占总额度的40.24%,“港股通”累计使用921.48亿元人民币,占总额度的36.86%。
备受国际资本市场关注的“深港通”正在蓄势待发。2015年12月30日,深交所明确表示,2016年要加快跨境合作,在更高起点推进市场双向开放互通,积极争取“深港通”尽快启动。同时,我国QFII、RQFII规模不断扩大,国际知名指数公司富时将A股纳入全球过渡指数计划,资本市场对外开放取得积极进展。
随着改革开放的持续推进,“十二五”期间金融业综合实力也迈上新台阶。截至2015年末,银行业资产总额194.2万亿元,比2010年末增长1.1倍,各项贷款余额98.1万亿元,比2010年末增长95%;保险业保费收入从2010年的1.3万亿元增长到2015年的2.4万亿元,保险业总资产也从2010年的5万亿元增长到2015年的12万亿元,实现翻番;125家证券公司总资产6.42万亿元、净资产1.45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57%和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