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网记者李意安近日,有消息称继上月处罚8家第三方支付机构后,央行再度出手整顿支付行业,并称目前有包括郑州中心支行在内的若干人行分支机构在试点规范第三方支付业务,对POS收单代理商资质进行审查和整顿,收单代理商今后或需要通过报备持证上岗。
不过,央行微博称该传言与事实不符,并称2013年发布的《银行卡收单业务管理办法》中已对作了相关业务做出明确。
有接近央行人士向经济观察网记者透露,今年就代理人管理细则的问题有可能会进一步落实,“目前有可能采取的两种方式:一是采取备案准入,二是制定统一管理细则,但是现在具体方式未定。”
经济观察网记者从多家第三方支付公司了解到,事实上,规范第三方支付收单外包业务的措施从去年7月央行发布新的收单管理办法后就一直在进行,多家第三方支付公司已经启动自律检查。
细则尚在研究中
央行2013年7月颁布的《银行卡收单业务管理办法》中曾对代理人制度有所提及。第三十六条、三十七条分别显示:“收单机构应当在收单业务外包前制定收单业务外包管理办法,明确外包的业务范围、外包服务机构的准入标准及管理要求、外包业务风险管理和应急预案等内容。收单机构作为收单业务主体的管理责任和风险承担责任不因外包关系而转移”,“收单机构同时提供收单外包服务的,应当对收单业务和外包服务业务分别进行管理”。
一位资深第三方支付人士告诉经济观察网记者,文件对于收单机构业务外包的合规性曾予以肯定并提出过框架性的要求,但较为粗线条,此后,央行各地分支机构均在分别制定研究收单外包服务管理的相关细则,“一些分支机构已向央行总行报备,但并未通过审批,短时间内也未必会有统一细则出台。”
上述资深第三方支付人士表示,上个月央行下发79号文至各第三方支付机构,要求从4月1日起,包括汇付天下、易宝支付、随行付、富友、卡友、海科融通、盛付通、捷付瑞通在内的8家全国范围内停止接入新商户,“目前央行还在清查阶段,清查工作结束报告出来以前,这些都不可能定下来”。
一位接近央行人士向经济观察网记者透露,今年就代理人管理细则的问题有可能会进一步落实,“目前有可能采取的两种方式:一是采取备案准入,二是制定统一管理细则,但是现在具体方式未定。”
经济观察网记者从多家第三方支付公司了解到,虽然央行及其分支机构并未有确认的第三方支付收单外包细则出台,但规范第三方支付收单外包业务的措施从去年7月央行发布新的收单管理办法后就一直在进行。
“从去年到今年,央行在这方面的管理还是有明显加强的,清查工作下查到了每个分支机构的实地店铺。”
代理人制度自律启动
2011年底,汇付天下开始收单服务商模式,此后代理人制度在业内风行。
“如自律、实名报备、制度等我们在收单行业提倡的服务商管理也逐渐被更多支付公司所采用,已经成为行业标准。”汇付天下相关人士对经济观察网记者介绍,尤其是管理信息,现已成为行业共享信息,被其纳入的服务商和商户,同样会被支付业同行列入。
今年以来,服务商精细管理模式更被提升至战略高度,“我们现在要求的是打造5C服务商通过在商务拓展(Commerce)、便捷服务(Convenience)、合规风控(Compliance)、信息沟通(Communication)、信用业务(Credit)这5个C的方面加强建设,打造五位一体的体系化管理方式,加强汇付天下收单服务的精细化管理并提升收单服务商的综合服务能力。”汇付天下相关负责人介绍去年底以来,汇付进一步收紧代理人管理。
“目前,汇付天下要求外包服务商所有人员的报备,也就是说,外包服务商中到底有哪些销售人员和服务人员为客户进行服务,同时也会加强对代理人的培训和管理,对于他们继续拓展多层代理的现象加强监管。”汇付天下相关人士说,“外包服务商人员报备才能更好地实现支付业务发展所需的两大真实性原则,即商户真实性和交易真实性。”
随行付针对跨境移机倾注了大量资源,“我们有一个电子化的全国pos布放实时监测,我们对pos的移动范围度是两公里,一旦超出范围就能实时预警,之前业内该领域监测主要通过sim卡或网络等电讯手段,但现在已经渐渐滞后于违规操作手段的发展,我们现在通过pos内置装置完成监测,目前看来管理监测效果不错。”
据了解,第三方支付的违规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是商户套码(应收较高手续费的商务使用了低费率通道)、线下业务走线上的后台通道(实现较低的费率)、以及将若干小商户集合在一个综合性商户下(取得更低费率)等不规范操作,其中的差价就会由收单代理收入囊中,包括银联此前县乡优惠的费率标准也被广泛套用。
第二是移机,尤其是跨境移机。根据2012年央行下发的《银行卡收单业务管理办法》,一些收单牌照是区域性的,并且跨省开展业务要求所在地有实体办机构,但是有第三方支付机构仅通过找到外省代理商的方式开展外地收单业务,增加了风险。
多位受访业内人士认为,代理人管理的加强仍然只是解决了表面问题,支付业乱象的深层次原因在于手续费市场化问题无法落实。“无论是金融机构还金机构,在拓展商户的过程中实际交易成本都是一样的,所谓的0.38还是1.25的费率都是人为划分的,但市场主体当然是希望通过最低成本来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