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移动通信和互联技术的快速发展,移动互联与移动金融应用发展正在成为推动互联网新经济增长的强劲动力。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移动支付可以分为近场支付和远场支付两类,也可以分成接触支付和非接支付两种,中国目前移动支付在现场支付时只能用非接的这种形态来进行支付。
随着人们的生活方式、消费方式发生巨大变化,电子支付业务得到人们的广泛认可,其应用的深度和广度都大幅度增加,电子支付业务开始从计算机终端走向移动终端,驱动了移动支付业务的快速发展。数据显示,2012年全球移动支付交易量超过1751亿美元,移动支付用户数达到了2.1亿个,而根据世界支付报告,预计2013年全球移动支付总交易额达到2320亿欧元。有专家认为2012年是近场支付、非接支付的元年。
标准之争尘埃落定
在移动支付市场,一直存在着中国移动主导的2.4GHz标准与中国银联主导的13.56MHz标准,行业标准之争困扰了移动支付产业许多年。直到2012年,中国银联和中国移动达成合作,将其移动支付标准合并至中国银联主导的13.56MHz标准,然后中国银联联合诸多厂商推动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涵盖应用基础、安全保障、设备、支付应用、联网五大类35项标准,才最终稳定了市场。
银联率先在国内建立服务商业银行的TSM服务系统,移动运营商也开始建立各种TSM系统,构建开放的TSM生态环境,能够使各参与方共享跨行业的服务资源、基础设施,从而为终端用户提供更丰富的移动支付服务。
对此,中国银联执行副总裁柴洪峰在2013年中国移动支付产业论坛上表示,近年来银联一直在移动支付领域坚持实践,合作范围不断扩大,推动TSM互联互通,近场受理环境和远程应用拓展,实现中国在全球移动支付领域的成功。他认为,中国是全球手机用户最大的国家,而且手机用户也是上网最频繁的群体,拥有非常好的市场基础。
截至目前,银联已经与主要的全国商业性银行、区域性银行等十几家机构开展了移动支付的合作,包括各类涵盖近场和远程的产品形态。运营商不愿放口的“肥肉”
去年12月,中国移动在广州全球开发者大会上,正式发布了近场支付(NFC)产品。今年2月25-28日在巴塞罗那世界通讯移动大会上中国移动展示了全新的NFC产品。近年来,智能终端高速普及,2012年第四季度全球智能手机用户11亿户,中国2.7亿户,占比达24%,预计2015年底将达到7.5亿户。据了解,2013年NFC的移动终端出货量将达到2.85亿部,到2016年有望突破7亿部。
本报记者采访中国移动相关人士时了解到,中国移动把近场支付(NFC)定位为公司战略型业务,其主要目的在于为用户提供更为便利、优质的服务,服务民生增加用户的黏性。并且希望在未来随着业务规模发展,能产生新的收入增长点,例如根据中国移动为应用合作方创造了新的发卡渠道、提供了安全的卡应用管理服务,可向应用合作方适度收费。其推出的NFC手机钱包产品可以将公交卡、商场会员卡、社保卡、银行卡、电子门票、停车卡等与民生密切相关应用集到手机上,同时中国移动将构建完善的NFC生态产业链,建设用户、应用提供方、商户、终端厂商、SIM厂商等多方面参与的多边市场。
移动支付不只是一种概念,在运营商的经营下,它已经开始成为一个产业。据中国电信旗下的中国电子商务翼支付公司副总经理宁檬介绍,翼支付通过两年的成长,交易额400多个亿,用户数达到了2600万,客户端500万,合作商户3万家,RFIDUIM发卡1200万张。宁檬认为,根据对他移动支付产业的认识,整个移动支付产业离不开用户、商户、核心平台以及央行和工信部一些监管机构,应该联合银行、终端,通过整个移动支付生态链中各大块的合力来推动整个移动支付的拓展。
吸引商户将是后续发展动力
商户是移动支付的平台,没有这个平台,移动支付的技术优势无法转化成收益。据中国移动相关人士介绍,中国移动的移动支付合作的分工划分中,由中国移动负责开放SIM卡空间,通过与银联、银行开放合作的方式加载银行卡等应用,而涉及的商户受理设备的改造则由由银联、银行来推动。
推动移动支付产业发展,必须要优化近场受理环境和加大远程应用拓展力度,据柴洪峰介绍,近场支付方面,银联联合相关机构重点发展机场、铁路、校园、快餐等小额支付应用领域。银联已经安排相应的银联和银行一块配合,特别重点是北上广深的市场。据初步统计,现在已经建成示范的商圈超过100个,累计改造非接POS机近120万台。另一方面加大拓展移动电子商务支付,与包括商旅、购物、电影院线、数字产品、团购等各种类型的商户展开合作,其中TOP200的电商企业已有超过半数使用了银联的手机支付服务。另外银联与UC、腾讯、360、Opera、百度等达成合作,超过80%的手机浏览器平台将全面支持银联手机支付。
柴洪峰表示,在应用拓展以及应用方面,银联倡导商圈共享。目前,他们已与多家银行、合作伙伴实施了共享商圈合作,促进用户服务内容丰富度,同时促进服务内容的迅速普及,目前与多家商业银行合作伙伴实现了共享商圈的合作。
免责声明:
1、本文系本网编辑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或提供稿费!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本网
(责任编辑:admin)
本文关键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