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当今中国支付市场乱局,监管层在铁腕整治的同时,也在寻求治本之道。近日,笔者获悉,在9月10日开出最大罚单,汇付天下、易宝、富友、随行付等四家支付机构撤出部分省市收单市场之前,中国人民银行8月底已经下发了另一份通知(业内俗称的“10号文”),对第三方支付与商业银行的合作进行摸底。知情人士称“通知一方面是敦促第三方机构规范与银行已有的合作,另一方面则是听取支付机构对行业发展的意见和。”央行与国家发改委已达成初步的一见,将对银行卡收单市场的定价体系重行调整,有望参照国际支付市场的定价模式,实行银行卡交易手续费“借贷分离、统一商户类别”(即贷记卡与借记卡的刷卡费率不再一样)。更令大型支付机构和国外银行卡组织期待的是,央行已将有关银行卡清算市场准入规则的方案国务院,该方案将明确包括线上和线下跨行交易清算规则、发卡标准、账户管理标准等以及申请成立卡组织的准入门槛等。
倘若上述方案获得决策层的放行,则中国极有可能出现第二家乃至第三家“银联”。
在9月10日宣布重罚之余,央行8月底发文,要求对照今年4月央行和银监会联合发布《中国银监会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加强商业银行与第三方支付机构合作业务管理的通知》,展开“逐条说明”,同时要求各相关方提交相关汇报材料至央行支付结算司或央行各分支机构。上述通知要求,各家机构要安排专人负责,认真组织开展调查,并在9月19日前完成调查工作并形成调查报告。从通知内容看,央行此番调查的内容主要涵盖了两个方面。其中之一是要求商业银行和第三方支付机构对照“10号文”相关,逐条说明截至2014年8月末的落实情况,对于尚未完成的,要说明计划完成时间,确无法完成的,说明存在的主要困难。在共计20条中明确提出,商业银行应设立与客户技术风险承受能力相匹配的支付限额,包括单笔支付限额和日累计支付限额;文件还银行应将与第三方支付机构的合作业务纳入范围等等。此外,文件要求,客户银行账户与第三方支付机构首次建立业务关联时,应经“双重认证”,即客户在通过第三方支付机构认证的同时,还需通过商业银行的客户身份鉴别。
从央行专门发出通知要求银行与支付机构汇报说明落实情况看,央行此番整顿支付市场的决心不容小觑。从通知内容看,在加强监管的同时,央行也希望通过调查了解市场参与方关于规范支付机构与商业银行业务合作行为的意见或。
一方面是由于整个收单行业的薄利现状、规模效应和超250张第三方支付牌照所准入的非金收单机构的恶性竞争;另一方面,由于支付行业的上位法缺位和监管滞后,让整个链条上的监管部门、银联、第三方支付机构都苦水不断。
在整个产业链上,相比作为发卡方的银行和卡组织的银联,收单机构的日子显然最“难过”。更令市场关注的是,央行已将有关银行卡清算市场准入规则的方案国务院。
因为按照世界贸易组织的裁定,中国应该在2015年8月29日前人民币转接清算市场,也即其他卡组织进入中国市场,以后居民或可选择办银联卡、VISA卡或者万事达卡。在国内方面,虽然没有任何一家第三方支付机构或商业银行公开表达过有成立卡组织的意图,但这并不妨碍各方积极行动。显见的是,在转入门槛后,这并不是一件多复杂的事。在业内人士看来,有意进军这一领域的,还有在去年放弃线下收单市场而全力发力线上支付的支付宝。尽管“领跑”线上转接支付市场,但支付宝想要成为一家转接清算机构,还需要重拾线下的业务,包括发卡、重新铺设专用的POS机具、更严格的风控、账户、对受理的都不可或缺。
倘若中国境内真的有了除银联以外的转接清算机构,将对银行造成怎样的冲击?“支付市场尤其是移动支付市场是一个高速成长的市场,因此市场放开,不会导致哪个机构的业务明显萎缩,而是比谁跑得更快。尤其是整个市场未来增量部分的份额如何划分,将取决于各个卡组织的效率和市场策略。”一位业内人士如是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