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周刊》作者 袁园
第三方支付是近年来互联网金融大发展的方向之一,与P2P行业混战的局面不同的是,第三方支付已被纳入正规军3年有余。2014年7月15日,央行[微博]公布了第五批第三方支付牌照企业名单,拥有第三方支付牌照的企业增加到269家。随着第三方支付领域各持牌企业的数量激增,第三方支付的传统市场已经处于基本饱和状态。
本期,“那些被互联网所改变的行业”之金融行业(三)邀请到快钱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关国光[微博]先生,他为第三方支付2.0时代的差异化突围指出了一条出,并指出未来的竞争在于各企业对于市场需求的快速响应与精准把握,实现差异化在竞争局部中突破,只有这样才能最终实现全面的领先。
信息化金融时代到来
《红周刊》:近几年来第三方支付市场的发展趋势是怎样的?
关国光:近年来第三方支付市场继续保持快速发展,业务范围由互联网支付扩大到银行卡收单和移动支付市场。2013年,中国第三方支付交易规模为17.2万亿元,同比增长了38.7%。在现有格局下,全行业将进入稳定增长时期。随着第三方支付行业的不断发展,部分综合型支付企业已不满足现有业务,由线上线下,凭借差异化战略第三方支付企业,市场份额将会出现明显增长。同时,随着移动互联网、O2O的发展,移动支付虽然现在规模较小,但在未来将会保持持续的高增长态势。
《红周刊》:第三方支付对我国整体金融格局产生的影响是什么?
关国光:信息化金融时代的到来,使得以信息技术优化流动资金管理成为了可能,这大大加速了资金的流转速度,尤其是互联网向金融的渗透,提升了金融服务效率、降低了金融服务的门槛,未来对于实体经济的促进作用将愈发明显。
《红周刊》:有人认为第三方支付机构立足小额,规模不大,且支付业务不是银行最核心的业务,因此影响不大;但也有人认为,电子支付的发展让人们不再对银行有太多的依赖,银行去支付化意味着对资金入口的主动权弱化甚至消失,您对此怎么看呢?
关国光:支付机构的存在有其市场基础。第三方支付企业更加贴紧客户,尤其是中小客户、小微客户,并愿意为这些客户提供个性化的服务。第三方支付企业作为金融市场参与者,运用信息化技术,降低金融服务的门槛,提升金融服务效率,将传统金融服务延伸到广大中小企业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差异化市场格局已经形成
《红周刊》:第三方支付公司如何定位与银行互联网之间的竞合关系?
关国光:对于支付公司与银行的竞合关系,目前寻求的更多是与银行的合作,以发挥各自特长,为不同企业客户解决实际问题。比如快钱与银行定位和优势各有不同,我们以银行标准化金融服务为依托提供增值服务,合作开创‘增量’市场,为企业客户提供更多信息化的金融服务。好比是各行业融资需求的收割机,把产业里的需求全部收上来经过处理之后,再送到银行。一句话概括第三方支付公司与银行的关系,就是银行做基础建设,快钱做增值服务。
《红周刊》:如何应对银行对网上支付主导性争夺的强势回归?
关国光:今年央行二季度数据显示,中国电子支付业务金额达327万亿元,其中网上支付业务66.81亿笔,金额321.14万亿元,继续保持强劲增长。应该说整个网上支付的市场常大的,不管银行还是支付企业都无法独自垄断市场。从手机银行、微信银行到4G自助银行,从网上支付拓展到O2O模式,推动的是整个支付行业的创新,为客户提供更便捷的金融体验。
另一方面,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用户消费习惯的改变,线上线下融合局面出现,单一的线上或线下业务已不能满足企业及个人用户的综合需求。
《红周刊》:民间机构相对于传统金融机构有哪些优势和劣势?
关国光:中小企业旺盛的资金需求很难从银行得到满足,而民间机构恰恰能够帮助中小企业实现资金流和信息流的匹配,更加快速和灵活,提升资金流转效率。当然,民间机构现在同质化现象越来越严重,安全问题也日益突出,再加上行业门槛较高,能力和资金充足程度都远远不及传统金融机构。
《红周刊》:您对第三方支付市场的整体竞争格局的看法是怎样的?
关国光:目前整个行业格局越来越清晰,差分定位已经在逐步形成。比如以快钱为代表的支付公司,是以企业客户为中心,基于对企业用户产业链的深度渗透,以电子支付为基础,针对商户的实际应用场景,叠加精准营销管理、金融服务以及普惠式金融服务等多元化应用,从而让电子支付的效应得以延展,推动整个电子支付产业迈入2.0时代。
《红周刊》:何谓支付1.0时代和支付2.0时代?
关国光:支付产业至今已发展了整整10年,即使是按2011年牌照发放来看,支付产业纳入正规军也有三年。支付企业主要做的事情,就是围绕着收款付款,即支付本身的功能来开展业务,无论是最初的互联网支付、线下收单,还是新近兴起的移动支付、跨境人民币支付业务都是如此,我们称之为支付1.0时代。
中国第三方支付产业经过十年发展,已经到了产业升级的重要阶段。支付将不再仅仅承担原本单一的收付款功能,而是可以与营销管理、金融服务、理财服务等各类应用场景进行叠加,从而让支付的效应得以延展,使企业实现加速发展,这是支付2.0时代。
《红周刊》:您刚才提到了“差分定位”,我们看到,随着第三方支付领域各持牌企业的数量激增,传统市场已经处于基本饱和的状态,如何看待后牌照时代第三方支付机构的差异化竞争?
关国光:企业的需求通常是多方面的,收款只是最基本的需求。在此基础上,企业还需要进行各门店的资金归集、提升收付款效率、在确保安全的基础上提升支付成功率等。因此,面向企业更需要以支付为基础,提供综合化、集成化的解决方案。我们看到,支付融合了企业最真实的资金流和信息流,如何充分挖掘这些数据的价值,如何由此叠加更多符合企业需求的产品,是我们看到的未来趋势。正因如此,我们在业内率先发布了支付叠加的发展战略。
未来的竞争在于各企业对于市场需求的快速响应与精准把握,在增值服务等核心领域抢占市场先机,实现差异化在竞争局部中突破,最终实现全面的领先。
未来发展趋势——叠加
《红周刊》:日益严格的监管对行业未来的创新方向有何影响?
关国光:监管不断发生变化,让整个支付行业未来的发展更加清晰。第三方支付市场盘子很大,可以给各家企业宽阔的市场道,严格的监管进一步为第三方支付行业朝着更有效、更有序、更健康的方向发展指明了方向,也在很大程度上促使了支付厂商的转型,纷纷在原有的支付业务上发展扩界的营销、金融等服务,以此重新赢得更高的交易量和收入。
易观今年发布的2季度报告显示,从2014年4月1日起,央行对于第三方支付机构的监管加强,暂停部分POS收单机构接入新商户,一定程度上了POS收单高速发展的势头。而互联网收单也因为互联网理财申购金额下降和互联网巨头业务创新的重点向移动端转移,维持着5%的低速增长。
一个与时俱进的监管体系,通过强化金融监管的制度建设,能够在金融系统的稳定、消费者利益、鼓励创新之间找到最佳平衡点,为金融创新提供更好的。另一方面,日益严格的监管,支付企业必须要规则,在此之上通过创新撬动市场,才能重新赢得更高的交易量和收入。
《红周刊》:上半年监管部门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管理措施,同时银行也在逐步认识到资金入口的重要性,第三方支付公司未来的发展方向是什么?哪些领域将是未来发展的重点?
关国光:我们看到未来的趋势是叠加,以电子支付为基础,融合营销、财务管理、金融服务的综合化金融服务解决方案将成为电子支付2.0时代的重要趋势。在支付叠加基础上,叠加类营销、金融产品创新等领域都是未来发展的重点。
《红周刊》:那么对于移动支付呢,您对这个领域的看法和观点是?
关国光:当前包括支付宝[微博]、财付通、快钱公司在内的第三方支付企业对移动支付市场的布局主要集中在纯移动互联网、O2O、移动收款三大径。尤其是纯移动互联网领域的大幅增长,为第三方支付企业在移动支付市场带来了非常广阔的市场商机。同时,O2O呈现出高速发展的趋势,也给移动支付带来了新增长点。
与此同时,得益于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第三方支付企业在移动互联网方面的基础建设将愈加成熟,未来在提升金融服务效率、降低金融服务门槛方面的优势会越来越突出,推动实体经济的快速发展。
进入【新浪财经股吧】讨论
文章关键词:A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