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新媒體觀察關注:12306用戶數據泄露,公關做得好技術更重要﹔萬達購入第三方支付快錢,互聯網轉型任重道遠﹔小米第六輪融資11億,估值450億美元成世界第三大手機公司﹔GMAIL被封引爭議,我們真的有耐心聆聽嗎?

  1.12306用戶數據泄露,公關做得好?技術更重要。

  12月25日,漏洞報告平台烏雲網發布“高”危害等級報告,稱12306網站的用戶資料大量泄露。隨后,12306網站在發布的聲明中稱:網上泄露的用戶信息系經其他網站或渠道流出。

  26日,中國鐵微博表示此次用戶泄露案件已經告破,此次用戶數據泄露事件系犯罪通過收集互聯網某游戲網站以及其他多個網站泄露的用戶名加密碼信息,嘗試登錄其他網站進行“撞庫”,非法獲取用戶的其他信息。

  在案件告破后,12306網站在網上發布“懸賞”啟示,稱將對指出網站技術漏洞的有才之士給予最高2000元的獎勵,短短幾天時間,已經有網友指出了網站的10余條漏洞。

  應該看到,此次鐵道部門的危機公關處理辦法還是可圈可點的,一方面,即時發布了針對事件的解釋,另一方面,對於案件的即時告破也給予了啟示,避免了更大的名譽損失,其后的“懸賞”之舉更是顯示了自己的改進決心,平復了用戶泄露事件帶來的負面影響。

  但是,公關做的好,技術也要做得好,12306作為一家服務網站,其最終目的應當是提升自己為用戶服務的質量,保護用戶的隱私安全。在這一點上,12306做得並不讓人滿意。自網站創辦以來,12306已經爆出過幾次重大漏洞,同時,“逢節必癱”的購票情況也讓人頗為無語。

  維護自己聲譽的最好辦法是拿出令人滿意的產品與服務,而不是事后的亡羊補牢,一次用戶泄露可能可以通過危機公關解決,長期糟糕的用戶評價卻是無法通過公關解決的,要想真正成為一家評價優良的網站,提升自己的技術水平與安全體系才是12306發展的根本之道。

  2.萬達購入快錢,互聯網轉型是必然趨勢

  12月23日,萬達集團的商業地產業務在港上市,融資額達288億港幣,創港股三年來最大的IPO記錄﹔萬達沒有在此停下腳步,26日,萬達宣布戰略控股第三方支付公司快錢。

  隨著互聯網日益深入人們的生活,如何利用好互聯網,是擺在傳統公司面前的一道難題。目前,“互聯網+”概念悄然流行,這個概念指的是在未來所有的公司都將與互聯網發生或多或少的聯系,互聯網將成為所有公司發展中的一大重要部分。

  萬達作為一家老牌傳統企業,如何適應新時期的發展,是萬達必須思考的問題。此前有消息稱,萬達正在試圖與騰訊、百度合作,籌建一個大數據中心,“我們的設想是,到明年的三季度,(O2O平台)在全國正式的全面上線。”萬達老總王健林說。

  此次控股快錢,是萬達在互聯網時代的踏出的堅實一步,萬達萬達老總王健林在多次講話中稱,萬達要從一家以商業地產為主營業務的集團轉型為文化、旅游、金融、電商四大戰略並舉的綜合體。基於此戰略目標,萬達在不斷地吸收互聯網業務以與時代接軌。

  漫漫轉型,萬達才剛剛走,如何把這條走好、走穩,萬達需要思考,每一個在這個時代的傳統企業也需要思考。

  3.小米完成第六輪融資,公司估值達450億美元

  12月29日,雷軍在微博宣布小米完成新一輪融資,總融資額逾11億美元,經此一輪融資,小米公司的市場估值已經達到450億美元,在權威的IDC統計數據中,小米已是全球排行第三的手機公司,僅次於蘋果與三星。

  作為一家互聯網企業,小米的發展速度用“火箭”來形容並不夸張,在2011年,小米第一輪融資時,它的估值是2.4億美元,在2012年6月的那輪融資中,它的估值是40億美元,如今四年過去了,小米市值450億美元,翻了187倍。

  火箭般的速度背后,是小米在營銷與服務上的良苦用心,自小米誕生以來,小米一直把用戶體驗視為自己努力的目標,不論是其網絡直銷的營銷辦法還是其重視互動的營銷策略,或是其不斷擴展自己的業務范圍、力圖打造自己的互聯網生態圈以實現用戶的智能生活的戰略目標,顯示的都是小米是一家從用戶角度出發進行商業考慮、為用戶著想的公司,也因此,小米才能在如此短的時間裡獲得用戶的喜愛,成為如今中國市場上僅次於BAT的互聯網科技公司。

  小米的總裁雷軍發布的微博中提到,小米將以歸零的心態重新出發,為“讓所有人都能享受科技的樂趣”的夢想繼續努力。歸零的是心態,永不歸零的是為用戶服務的心,相信小米在未來還將為我們帶來更多更好的產品,小米在未來也將獲得更為長遠的發展。

  4.GMAIL被封引發爭議,該用什麼態度對待傳言?

  12月26日,有用戶反映無法使用GMAIL客戶端收發郵件,隨后,有消息稱GMAIL可能已經被封。

  自從google宣布退出中國市場以來,谷歌在中國的業務就已經寥寥無幾了,GMAIL應該算是碩果僅存的,此次被封,雖然出人意料,其實也是在情理之中。

  事件雖小,可它引發的輿論爭議卻頗大,短短的三天裡,對於GMAIL被封的評論,令人深思媒體與我們自己在表達時應有的態度。

  對於GMAIL被封,網絡上產生了大量負面評價與無端猜測,有媒體針對此發文進行批駁,稱GMAIL被封不應簡單猜測原因,並勸導用戶對郵件應用做多手准備,而此批駁又引來廣泛的批駁。

  對此次被封事件,google的回應是:沒有發現自己服務端出問題,而發言人華春瑩在29日的例行記者會上則表示,不了解具體情況,建議直接向中方主管部門詢問。

  在輿論紛紛擾擾之后,GMAIL手機端於30日低調恢復使用,讓大量的猜測與評論成為庸人自擾。

  事情背后的原因或許已經無法獲悉,甚至,那也不再重要,重要的是,媒體與我們自己是如何對待傳言的?我們真的對傳言進行思考了嗎?我們真的有耐心去發掘或者等待嗎?還是我們又一次被情緒所引導,讓情緒成為了我們判斷事實的標准呢?

  這一點,值得我們事后好好想想。

  習三農三字經李克強會見梁振英互聯網“新常態”津粵閩自貿區孫鴻志被查油價迎年內最大降幅外逃貪官自首“房叔”獲刑20年12306禁行程沖突票運鈔車掉落現金新電改方案王思聰炮轟一步之遙光大証券內幕交易李克強談中希關系唐良智任成都副